|
三陜征補告字〔2025〕5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河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依據土地現狀調查情況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結果,陜州區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擬定了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研究,現將擬定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擬征收范圍 擬征收范圍為觀音堂鎮大延洼村,四至范圍:東鄰界昌路、西鄰大經三路、南鄰大延洼村南洼地、北鄰興隆路。具體范圍以土地勘測定界為準。 二、土地現狀 擬征收土地總面積33.3333公頃,其中農用地31.9456公頃 (耕地24.2556公頃),建設用地1.2921公頃。 三、征收目的 擬征收土地用于實施工業項目建設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的第(五)項“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需要用地的” 征收土地情形。 四、補償方式和標準 補償方式采取貨幣補償。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征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有關問題的通知》(豫政〔2023〕28號)規定執行,觀音堂鎮大延洼村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為63萬元/公頃。 (二)青苗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 參照《三門峽市國家建設征用土地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三政〔2013〕66號)文件規定的標準進行補償。 五、安置對象、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 (一)安置對象 安置對象為觀音堂鎮大延洼村集體及其成員。 (二)安置方式 本次征收土地安置方式采用貨幣安置、社會保障安置和就業安置相結合的方式。 1.貨幣安置。將征地補償安置費按時足額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依規分配。 2.社會保障安置。該項目用地已落實社保資金并按要求預存入區指定賬戶。區政府將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安置。 3.就業安置。針對被征地農民的特點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提高被征地農民的就業競爭能力和創業能力。通過培訓使失地農民提高素質、掌握致富本領,積極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在資金技術上予以支持。如有條件,可安排一定勞動力到用地單位務工。 (三)社會保障 按照《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公布2023年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最低標準的通知》(豫人社辦〔2023〕92號)執行,社會保障安置按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相關規定實施。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標準為77.25萬元/公頃。 六、辦理補償登記的時間、地點、方式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持土地權屬的相關證明材料到被征地鄉(鎮)人民政府辦理土地補償登記,請相互轉告。逾期未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調查結果為準。 七、異議反饋渠道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認為擬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應在公告結束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向觀音堂鎮人民政府或陜州區自然資源局提出書面意見或聽證申請。逾期未提出書面意見或聽證申請的,視為無異議。 公告時間:2025年8月26日至2025年9月25日。 特此公告。 三門峽市陜州區人民政府 2025年8月26日 來源:陜州區人民政府網站 |